我国成人首要死因“脑卒中”,应该如何预防?
卒中,通常称为“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CVD)。但在我国,卒中是导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AHA.org
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高”的特点。据中国卒中学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19》数据显示,仅2018年,我国就有157万人死于卒中,约占全球卒中死亡人数的1/3,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也就是说,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同时,与大多数CVD类似,随着城市化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也在逐渐走向“年轻化”。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西方早10年,50岁以前的中青年占发病人群的1/3。由此可见,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特别应强调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2种:一种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种族、出生体重、遗传因素等,我们没办法更改这些因素带给我们的影响。另一种是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血脂、吸烟、酗酒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纠正,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下面,我们针对十条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一、高血压
1.监测血压: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
2.干预措施: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包括减重、增加锻炼、健康饮食、减少钠摄入、补充钾摄入以及限酒等。若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此外,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
3.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65~79岁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80岁的老人血压一般降至<150/90mmHg。
二、糖耐量异常
1. 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 ≥ 11.1 mmol/L,或空腹血糖检测 ≥ 7.0 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 ≥ 11.1 mmol/L。
2. 干预措施: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身体活动,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
三、高血脂
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五、心脏病
1.心脏病患者:建议成年人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疑有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对于存在包括心房颤动在内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应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等进行危险评估。
2.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
六、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七、睡眠呼吸障碍
八、吸烟与饮酒
九、缺乏锻炼
十、超重与肥胖
参考文献
GBD 2016 Strok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roke,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Neurol. 2019 May;18(5):439-458. doi: 10.1016/S1474-4422(19)30034-1. O'Donnell MJ,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effects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stroke in 32 countries (INTERSTROKE): a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2016 Aug 20;388(10046):761-75. doi: 10.1016/S0140-6736(16)30506-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52(9) : 684-709.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9.09.002.
往期推荐:高清头颈动脉系统解剖,保你过目不忘